为加强我校健康教育工作,深入贯彻落实《诸城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实施方案》和落实《学校卫生工作条例》的精神,坚持“健康第一”的指导思想,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,努力创建健康校园,现结合本校实际,制定本实施方案,并付诸实施。
一、 指导思想:
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,紧密围绕我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总体目标,认真贯彻落实《学校卫生工作条例》,注重实效,以日常行为规范为突破口,以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,以加强教学和检查评比为动力,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,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。
二、 工作目标:
(一) 总体目标:
制定有效的健康制度,传授科学的健康知识,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,提供合适的健康服务,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,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(二) 具体目标:
1、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宣传教育活动,多渠道、多形式进行健康促进活动的宣传和教育,力争使学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不低于85%,健康知识问卷合格率不低于85%,健康行为合格率不低于90%。
2、按教学大纲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程,同时开足课时,培养学生卫生习惯,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卫生、校园卫生,掌握卫生知识。
3、认真贯彻实施落实《学校卫生工作条例》,落实好教学楼、学生宿舍、学校食堂卫生制度,优化和美化校园环境,努力创建优美、整洁、高雅的育人环境。
4、按照省级卫生城市考核标准和要求,每学期对学校健康教育进行综合评价,使各项健康教育工作达到标准。
三、 工作措施:
1、 加强领导、健全组织。学校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
组 长:李砚祥
副组长:杨炳跃、各级部分管副校长
成 员:各级部级部主任、班主任、体育教师(兼)、医务人员
制定工作方案、计划和检查落实情况。做到目标落实,任务落实,责任落实,人员落实,措施落实,效果落实,确保此项工作积极扎实地开展。
2、通过全员培训,提高思想认识。由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,对全体教师、学生进行培训,以便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,明确工作目标。
3、制定健康教育政策,完善保障体系。首先完善、健全一系列健康促进制度,然后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,按照要求开足健康教育课程,坚持每周至少上0.5课时,要求上课教师制定教学计划,按课时备好课,并定时进行课程检测考试。学期结束,教师教案交回,备查。
4、改善办学条件,优化校园环境。积极筹措资金,改善办学条件,不断优化校园环境。在年内,将对教师宿舍楼进行修建。在未来的三、四年内将对教室、办公室、花坛、操场、校 门和场地进行整修和改建,努力创建优美、整洁、高雅、和谐的育人环境。
5、积极开展活动,培育健康环境。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,改善学生的习惯,陶冶学生的情操,愉悦学生的心灵。同时配合卫生部门,重点抓好学校食堂、饮用水的卫生监督,确保师生用餐、用水安全,发现问题,及时处理。
6、对照落实;健康教育评价方案》,结合学校实际,改进教学方法,优化教学过程,提高教学效果,力争20项Ⅲ级指标都达到优良。
7、开展健康服务,提高健康水平。学校为师生建立健康档案(健康卡),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统计分析:遵循“预防为主,矫治兼顾”的原则,制定常见病防治计划和措施;确保学生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100%。
实验中学体育教研室
2013年12月17日
诸城实验中学实施体育课程、大课间(课间操)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
一、目的意义
为了认真贯彻和落实《教育部关于<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>的通知》和《潍坊市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通知》,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,增强学生身心健康,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“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”。望各级部充分理解本活动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,严格落实《实施方案》。
二、组织机构
为使体育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,高质量的进行,学校成立该项活动领导小组,严格责任要求和组织管理,做到齐抓共管,层层负责。
“ 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”领导小组;
组 长:李砚祥
副组长:杨炳跃、各级部分管副校长
成 员:各级部级部主任、班主任、体育教师
职 责:
1、领导职责:分管副校长亲自参与活动.同时了解情况,发现问题及时解决,并提高全体师生对课外活动的重视程度。
2、带操体育教师和没有训练任务的体育教师,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、组织指导活动的全过程。
3、班主任职责:班主任的主要责任是认识到位,组织本班学生按时、按要求进退场,培养学生体育兴趣,正确引导并以身作则,带领学生活动。
4、责任教师教师职责:责任教师必须按照各级部安排,配合班主任组织并参与本班课外活动。
三、活动时间及内容
|
周二、周四
|
周一、周三 、 周五
|
活动场地
|
高一
|
球类活动
|
素质及体育趣味活动等
|
球类在各球场
(其它活动以田径场、教学楼前为主)
|
高二
|
素质及体育趣味活动等
|
球类活动
|
球类在各球场
(其它活动以田径场、教学楼前为主)
|
高三
|
高三年级可根据2014年高考体育的要求开展锻炼,在保证每天一小时的基础上加大学生的锻炼时间。
|
活动时间安排为周一至周五下午4:45—5:35(1、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必须参加活动。2、具体时间根据天气长短另行调整。)。
主要内容:队列队形练习、素质项目、体育趣味活动、球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。体现“我运动、我健康、我快乐”为主题的健康理念。
(一)课外活动流程
1、集合、整队。(5分钟)
2、以级部为单位集体做准备活动。(15分钟)
3、各年级在指定场地分组、分项活动。(35分钟)
4、以班级或项目组为单位做放松操,并集中小结,收还器材。(5分钟)
(二)分组、分项活动场地说明:
四、活动要求:
1、本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,能够促进班风、学风、校风进一步提升的目的,建议师生共同参与,进一步增进师生的感情和了解,共同营造我们和谐的实中校园。在注意安全第一的情况下,尽可能多开展活动项目。
2、班主任必须强调课外活动纪律与安全,并要求学生干部在班日志上作好活动内容及活动情况的记录。
3、大的活动项目器材由学校和级部提供,学生亦可自备小型活动器材。
4、各项目活动场地需在指定活动区域进行,不得擅自改变地点。
5、各班级严格按照时间开展活动,不得延迟或拖延各活动时间,活动结束后由体育委员点清人数,做好记录后解散。
6、如有活动变化,学校将及时通知各班,不见通知不能随便停止活动。
7、学校将对各级部的活动进行评比检查,对于活动开展的好、锻炼效果明
显的的级部和班级,予以表彰奖励。
实验中学体育教研室
2013年12月17日
诸城实验中学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和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情况
为了深入贯彻《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》,落实《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计划》,全面提升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,规范化做好下年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。为确保监测工作质量,进一步改进各项工作,安排和部署各项措施,制定实施。
一、工作目标
1.全面贯彻落实《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计划实施方案》,为学校制定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、科学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。
2.立足校本课程,针对各试点校的实际情况开展高效率体育教学,争取80%以上的学生熟练掌握两项运动技能。开展形式多样的大课间和校园体育活动,提高活动的实效性。
3.全力做好测试准备工作和测试配合工作,为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组提供真实的成绩统计、分析数据,以便进一步调整干预措施,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。
二、健全组织机构 强化测试工作
学校各项工作都更需要领导的重视和统筹安排,如何强有力抓好这项工作是本学期学校体卫工作的一件大事。为了保质、保量按时完成上报工作,根据省文件和本次会议精神,各校成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小组,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,分工到位责任到人,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抓手。各个部门既要团结协作,互帮互助,又要相互监督是完成监测工作的重中之重,最大限度的增取学校在物力、人力、财力支持,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活动有序的开展。
成立体质测试领导小组:
组 长:李砚祥
副组长:杨炳跃、各级部分管副校长
成 员:各级部级部主任、班主任、体育教师
1.测试组:
组员:全体体育教师、各年级班主任
职责:①负责测试的裁判工作;②负责测试成绩的收集、整理工作;③负责对不及格的同学的补考工作;④上传测试成绩;⑤负责对参加测试学生的培训工作。
2.宣传组:组长王法军 组员:各班主任
职责:①负责体质测试的相关通知;②负责体质测试宣传教育工作(横幅);③负责体质测试的安全教育工作;④黑板报、体质测试专栏的布置工作。
3.成绩录入组组长:各备课组组长
组员:班主任 职责:负责学生的成绩录入电脑的工作。
4.场地、器材组:
职责:①负责体质测试器材的购置;②负责测试场地的布置、安排。
5.医疗保健组组长:徐培兰 组员:校医务组全体成员
职责:①负责体质测试伤害事故紧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;②负责测试期间学生的医疗保健;③非运动性项目测试,如:身高、体重、肺活量。
三、测试的内容、流程:
1、基本项目:身高、体重、肺活量; 2、速度项目:50米;耐力项目:1000米(男)、800米(女);
2、力量项目:引体向上(男)、仰卧起坐(女)、立定跳远;4、柔韧类项目:坐位体前屈;
3、测试流程:1、分发表格(填表)2、按级部年级测试3、测试并上报时间:9月20——10月15
四、宣传发动宣传发动阶段(2013年6月30日至7月5日)
1.利用全体教职工会议,请校领导宣传省文件精神和本次会议要求,使大家(特别是班主任)认清体质测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并迅速传达到每一位学生。要求全体人员同心同德,协调配合,献计献策,听从调动,高质量高标准配合体卫组完成监测工作。
2.召开全体学生会议,要求全校学生树立不怕苦与累的精神品质,认真刻苦锻炼。同时,要求学生把监测工作的精神及重要性告知家长,使家长协助学校督促学生在家里完成身体练习。
五、具体工作组织实施阶段(2013年7月6日至9月20日)及方法
1.严格执行大纲和新课标,制定各项计划,开足开齐体育课,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,杜绝挤占体育课现象。
2.要求体育老师采用“学生身体素质课课练”的(时间:10分钟左右)的形式,且适当对所教班级“后进生”布置家庭作业。
3.抽调部分教师组成测验小组对学生在课堂上随机抽测,或者学校之间的相互检查、评比或相互测试。
4.以赛促练,确保学生每天在校活动一小时
开展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单项评比或比赛。学校搞一次全员参与的“单项均值运动会”,并加大奖励力度。开展形式多样的单项比赛如篮球、足球、排球、羽毛球和“冬季三项运动会”等。积极推广俱乐部协会制运动项目,加大课外活动的运动量,增强活动效果。
5.利用好假期,布置寒假作业,开学后对全体学生进行抽测。
6.借助9月份下旬体育节、艺术节活动,综合本校特色,开展特色项目的比赛,促进特色项目的发展。
六、 完成测试并将数据上报(2013年10月15日前)及测试的基本要求。
1、体育教师:a、认真解读《标准》,领会要求和测试要领;b、做好年级测试教师的培训工作;c、组织本年级学生测试,把好责任关;d、体育教师将测好的数据以电子表格的形式统一汇总,有专人于10月15日前完成上报国家数据库工作。
2、将本次检测成绩在全校进行公示。
七、奖励措施
学校艺体部把学生的测试成绩与班主任、体育教师评优、评先相结合,对测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在评优、评先中一票否决。
学生体质的健康情况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,绝对不能急功近利,忽视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。根据我校目前学生体能的实际情况,充分利用学生的体育课和课余活动时间进行训练,集思广益,采取科学的活动手段进行锻炼和训练,顺利完成了本学年的学生体质测试工作。并尽全力做到检测成绩的逐年提升,直至达到理想成绩。
实验中学体育教研室
2013年12月17日